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详情

“琴痴”小伙,古琴成了他生命的另一半

来源:长江日报    时间:2023-08-06 15:44:27

X 关闭

手指轻轻拂过琴弦,古曲《猿鹤双清》的旋律如溪水从古琴上流淌而出。演奏者是一位身高187厘米的壮小伙,他叫陈飞鸿。

陈飞鸿在古琴音乐会上独奏。


(资料图)

7月31日下午,29岁的陈飞鸿来到位于汉阳区知音大道的琴台太和琴社练琴,《猿鹤双清》是其练习曲目之一。学琴5年来,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琴社练习。

陈飞鸿是武汉地铁7号线湖工大站行车值班员,负责监控车站设备运行和过往列车运行情况。他同时也是别人眼中的“琴痴”,零基础起步,他已经连续三年在琴台音乐节上登台,和众多古琴名家同台表演。

买琴用尽积蓄

陈飞鸿。记者史强 摄

陈飞鸿出生于武汉,小时候曾学过一段时间电子琴和单簧管。2015年,陈飞鸿大学毕业后入职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,2016年开始担任车站行车值班员。

行车值班员被视作“车站中枢”,除了日常工作外,还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。陈飞鸿和同事每天四班倒,保证24小时有人在岗。轮休时,陈飞鸿希望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来提升自己。

2018年9月,一个朋友在QQ空间发出邀请,找人组队学古琴,陈飞鸿看到后马上联系朋友报名。

陈飞鸿此前在很多影视剧中都看到过古琴,一直对这件“神秘”乐器念念不忘,但苦于不知道到哪里学艺。

2018年10月,他师从古琴艺术梅庵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宜外,开始学习古琴。

右手八法是古琴最基本的八种指法,分别是抹、挑、勾、剔、擘、托、打、摘。这八种指法或紧、或慢、或多、或少,通过诸多不同的组合,共同构成了右手的其它指法。初学者先练右手,再练左手。在别人看来很难的指法训练,陈飞鸿很快就掌握了,第一首古曲《仙翁操》也只用了一周就学会了。

在44岁的琴友雅濡眼中,陈飞鸿是一个既有天分,又勤奋的人。练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,她还经常向陈飞鸿请教,“同样的曲子,不同的人弹奏,韵味区别很明显。”

要练好琴,一张好琴必不可少。初学琴时,他就买了一张1.2万元的古琴。随着水平的提升,半年后,他换了一张5.8万元的蕉叶琴。“当时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,但对我来说确实是发自内心喜欢。”陈飞鸿说。

为了买琴,陈飞鸿耗尽了自己上班以来的全部积蓄,这张古琴也成了他生命的另一半。因为房间较小,琴桌紧贴床的右侧,每晚睡觉时古琴触手可及。“不知道我这算不算是拥琴而眠。”陈飞鸿笑着说。

“这个小伙子弹得真好”

陈飞鸿在琴台音乐节上独奏。

换成高价买的古琴后,陈飞鸿的琴技也提升很快。每次轮休,他早上9时到琴社,下午和老师一起下班,很快掌握了多首古琴曲。

2019年,他跟着老师第一次参加了琴台音乐节古琴板块活动,参加了古琴合奏表演,得以与全国百位优秀琴家同台,这次经历让他受益匪浅。

2020年第九届琴台音乐节筹备时,陈宜外突然告知他,“这次你报个独奏曲目吧。”陈飞鸿回忆说,虽然这是自己一直的梦想,但当时大脑一片空白。

琴台音乐节创建于2012年,是武汉市每年举办的大型音乐活动。从2015年第四届琴台音乐节开始,古琴板块就成为重要组成部分,全国著名琴家受邀来汉演出、交流、探讨古琴艺术的发展态势。

陈飞鸿的个人独奏安排在黄鹤楼的落梅轩,顺序在中场左右,曲目是观众耳熟能详的《梅花三弄》。

演出当天,他抱着古琴在后台候场,上台前浑身直冒冷汗,但到了台上就恢复了镇定。演出结束后,他发现自己的双手还在发抖。

回到后台,一位知名琴家和陈宜外交流时表扬了陈飞鸿。回家后,妈妈也是一脸兴奋,她在现场听到不少人议论“这个小伙子弹得真好”。妈妈当时很想骄傲的宣布:“这是我儿子!”

2021年的第十届琴台音乐节,陈飞鸿又独自弹奏了古曲《捣衣》,也深受好评。

第九届琴台音乐节活动期间,古琴雅集活动首次走出国门,与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古琴爱好者线上互动。第十届琴台音乐节古琴板块系列活动在国内多个城市及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德国、法国等海外国家同步展开,多家媒体线上直播。“我从未想到,自己的表演还直播到了海外。”陈飞鸿说。

古琴可玩得“潮”一点

陈飞鸿在琴社指导小学员。

30岁的尹攀是陈飞鸿的大学同学,也是同事。受陈飞鸿的影响,原本对古琴无感的尹攀渐渐也有了兴趣,有时也会听一段曲子。

陈飞鸿平时喜欢刷B站和小红书,当年爆火的歌曲《凉凉》有个古琴版,在网上点击率也很高,他也非常喜欢听,这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学古琴,了解中国传统文化。

深入学习古琴文化后,他发现,要吸引年轻人学习古琴,有时需要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打开古琴,用古琴演绎现代流行歌曲是个不错的方法,可以让年轻人看到古琴“潮”的一面

陈飞鸿现在可以用古琴演奏出许多流行歌曲。过年时他弹过《金蛇狂舞》《新年好》。去年,他迷上了舞蹈诗剧《只此青绿》,请老师移植后勤加练习,并在古琴雅集活动上进行了表演,录制的视频放在小红书上,收获了不少年轻粉丝。

“像陈飞鸿一样,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愿意来学古琴。”陈宜外告诉记者,古琴艺术在200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,他的学员中有六成年龄都在35岁以下,学习古琴不仅可以解压、修身养性,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。

每次表演后,陈飞鸿都会将视频发到朋友圈,亲友同事们看到后都会点个赞,并留言“好厉害”。高兴之余,陈飞鸿心里也有些小希冀:“希望下次看到大家的留言都是‘好想学’。” 

(长江日报记者史强)

【编辑:张靖】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大武汉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:027-59222222。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kin0207@126.com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时代商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